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德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道德判断力与社会责任感。结合数字化教育背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强化课程育人功能。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学科教学向素养导向转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
二、教研组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学科育人方式转变,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推动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将道德认知与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助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提升综合素养。
4.聚焦学生评价改革,探索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突出素养导向,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激励性,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与培训,提升教师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教育科研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
三、教研组工作措施: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开展专题研讨,强化学科育人理念,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新课标解读,、前沿教育理论学习和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教育科研能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3.制定系统、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确保教研活动有序、高效开展。重点围绕大单元教学设计、跨学科整合、情境教学、项目化学习、评价改革等方面展开研讨与实践,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教学案例和资源。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申报与研究、公开课展示及各类教学竞赛,推动教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每次教研活动后需提交书面反思或心得体会,促进教学相长和持续改进。
5.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优秀教学案例,引进外部优质资源,拓展教研视野,激发创新活力。
6.你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建设学科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四、具体工作实施方案:
9月份:
1. 组建教研组团队:
2. 确定“一人一课”课题。
10月份、11月份、12月份、1月份: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一次大单元教学和一个品牌学生活动整合主题为:“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盛泽新城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总结